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1.3億噸,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中國將成為最大的氫能市場。隨著國內“雙碳”和氫能產業的頂層設計到位、產業化大幕拉開,國內氫能市場迎來規??焖贁U大的預期。
氫能具備能源屬性,氫能市場未來必然具備全球化特征。在市場預期明確的情況下,外企加速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企業將在市場起步之處就面臨國際企業的競爭。據氫云鏈數據庫統計,已有近60家外企在國內深入布局氫能產業,項目數量超過140項,而與之合作的國內企業超過百家。
國外氫能產業發展較國內領先,對氫能產業鏈發展認知相對充分。通過外企在國內產業鏈和地區的布局情況,可以了解外國企業對國內氫能產業在發展階段、產業關鍵環節和優勢地區的判斷和認知,有利于從多維度判斷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情況,發掘產業機遇。
數據統計說明:企業數量均以國外總部口徑統計,不包括在國內直接或間接持股的公司,也不包含單純的貿易型企業;外企項目的統計口徑與外企數量統計口徑相同。
一、國家分布:德美日企業數量超6成
外企來源國家集中度高。如圖表1所示,排名前3的國家為德國、美國、日本,CR3占比達到61%。若將歐盟國家統一計算,CR3達到了83.93%。
氫能產業全球化特征顯現。歐、美、日、韓、加、澳等是全球范圍內氫能產業最為積極的國家和地區,都已經與中國在氫能產業上達成了合作,氫能產業的全球化特征已經顯現;排名前四的德、日、美、法恰好是汽車強國,顯示出燃料電池汽車與氫能密切的關系。
韓國企業在華進展相對緩慢。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氫能發展勢頭最迅猛的韓國在國內的動作較少,這與韓國的產業政策有一定聯系,不輕易對中國輸出產品與技術。在汽車產業上這一點同樣存在,韓國現代最新的汽車產品往往不在國內生產銷售、甚至存在一款產品“五代同堂”的情況。
圖表1各國氫能外企數量占比情況
二、產業鏈分布:外企項目聚焦燃料電池汽車及相關環節
外企項目集中在燃料電池汽車及相關環節。外企在各環節布局的占比情況如圖表2所示,排名前三的分別為燃料電池、氫氣供應、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緊隨其后??梢钥闯?,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密切相關的燃料電池+汽車+氫儲運的項目數量已經占總數的83%。
市場化低導致非車應用項目少。這是由于應用環節國內的市場化程度較低,應用場景較少,項目方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源和背景,外企更愿意以產品銷售、技術合作而非項目建設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
如熱電聯產、備用電源是國際上應用最多的燃料電池產品,國內已有多個燃料電池熱電聯產項目采用了外企產品,但外企并沒有在國內重點布局熱電聯產項目。
即使在燃料電池汽車環節,外企更多與企業合作汽車產品而非承建項目。
電解槽成外企下一布局重點。需要指出的是,在《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發布后,綠氫的方向進一步被明確。盡管目前落地項目有限,但據氫云鏈了解,各外資電解水制氫設備企業正在與國內各地區政府與企業進行積極洽談。
圖表2外企項目在各產業鏈環節的分布情況
數據統計說明:由于加氫站相關建設是示范的必要環節,同時沒有單純參與加氫站的外企,所以不單獨統計;同一企業參與多個環節時將進行重復統計。燃料電池:包括電堆和燃料電池系統環節;關鍵零部件:包含質子交換膜、碳紙、催化劑、BOP部件等;水電解設備:包括電解槽和電解水制氫系統等,由于該環節較為關鍵,故單獨統計;氫氣供應:包含氫氣的制備、儲運環節等;
非車應用:包括其他氫能應用(熱電聯產、鋼鐵、摻氫燃燒等)。氫能裝備:包括氫氣壓縮機、生產設備、檢測設備等。
三、地域分布:上海城市群項目數量占據半壁江山
滬京蘇外企項目數量最多。如圖表3所示,外企項目分布與氫能產業熱點地區基本一致,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位列前五。這也與各地產業的發展偏好一致:北京、上海是外企總部的聚集地,江蘇也是零部件環節外企的聚集地,而廣東更多的是本土地方企業。此外,成渝地區和武漢地區也是外企布局相對較多的地區。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內蒙古由于大力發展氫產業,也吸引了多個外企的氫能項目落地。
圖表3外企項目的地域分布情況
統計說明:由于較多的合作協議不明確發展地區,甚至并沒有執行,所以單純的合作簽約項目未納入統計。
項目集中上海城市群。外企項目也偏好在城市群地區落地,2/3的外企項目落在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而在北上廣三大城市群的外企項目中,上海城市群占比高達50%,具體見圖表4??梢娡馄髮τ陂L三角地區的“偏愛”。
數據統計說明:由于較多的合作協議不明確發展地區,甚至并沒有執行,所以單純的合作簽約項目未納入統計。
圖表4 京滬粵外企氫能數量對比情況
小結
從地區分布看,外企項目現階段還集中在經濟發展優、外商環境友好、氫能產業發展良好的地區;從產業鏈分布看,外企業基本跟隨了國內產業熱點方向??傮w而言,外企在國內的發展仍相對謹慎。
目前國內處于產業化啟階段,市場尚未打開,產業鏈各環節存在技術短板,因此與外企合作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局面,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是“做蛋糕”,而非“當鯰魚”,更非“拆桃子”。但各企業仍然需要注意景春梅部長所強調的“警惕國內市場成為國外技術迭代的試驗場”。這要求國內企業更加重視技術創新。
(文章僅供分享 文章及數據來源:氫云鏈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在今年的兩會上,“氫能”成為代表與委員們建言的高頻詞之一?! 「鶕嚳傉揪W統計,在今年兩會上,共有10多位業內代表與委員根據當前各自領域氫能產業的發展狀況提交了比較具體的提案和建議。歸納起來有兩點: 一是普遍認為,我國的氫能產業發展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仍處于政策扶持及市場培育階段?! 《轻槍Ξ斚挛覈鴼淠墚a業鏈在“制、儲、加、用”等環節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
甲醇制氫基本概念甲醇與水蒸氣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通過催化劑,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 發生甲醇裂解反應和一氧化碳的變換反應,生成氫和二氧化碳, 這是一個多組份、 多反應的氣固催化反應系統。反應方程如下:CH3OH→CO+2H2(1)H2O+CO→CO2+H2(2)CH3OH+H2O→CO2+3H2(3)重整反應生成的H2和CO2, 再經過變壓吸附法(PSA)將H2和CO2分離,得到高純氫氣。甲醇制......
隨著世界朝著能源部門脫碳的方向發展,清潔交通考慮了兩種主要方法:電池電動汽車 (BEV) 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FCEV)。 目前,全球關注的焦點是使用可再生電力為 BEV 解決方案的電池充電,或為 FCEV 解決方案使用水電解生產氫氣。 人們普遍認為可再生電力是 100% 無碳的、經濟上可行的,并且有足夠的數量來支持運輸部分。 本文反映了這些假設,并提供了支持新興清潔交通解決方案的替代方案??稍?.....
甲醇制氫并不像煤制氫為我國主流制氫產業,所以甲醇制氫的裝備制造、工藝技術并不完善。加大對于在甲醇制氫裝備方面的技術創新的力度,促進裝備制造技術在全球領域的領先地位,積極推廣和普及國產甲醇制氫裝備的市場占有率。......